比亚迪再抛“核弹”,又一大国运级技术——固态电池量产时间定了

91che袁创2025-02-20 07:25:05

全固态电池,这个年年提年年都没有落地的技术,终于在2025年有了回响。

近几天,比亚迪透露了自家全固态电池的动态。在2月15日的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,比亚迪锂电池公司CTO孙华军透露,2024年,比亚迪已经下线60Ah全固态电池;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批量示范装车应用,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上车。

同时,比亚迪还喊出了“固液同价”的口号。

这波官宣一出,不知道车圈其他车企作何感想,但是,作为一个吃瓜群众,着实是有点震惊的。

毕竟,全固态电池技术一直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,如今比亚迪的这个消息,等于是要将梦想照进现实了。

锂电池

当然,能率先在2025年甩出全固态电池这颗“核弹”,比亚迪的投入自然也不小。

据悉,比亚迪早在2016年以前就已经投入了固态锂电池的研究工作,这些年一直没有放弃在这一领域的探索。

其实,早在2022年就有传言称,比亚迪固态锂电池在重庆生产,即将装车试验。只不过,当时比亚迪并未给出明确回应。

如今再看,比亚迪确实是有大智慧的。

搞技术一向是迪子的强项,选择在技术更为成熟,时机更为利好的2025年冲刺固态电池领域,显然比前两年靠“噱头和画饼”拿流量更靠谱。

头脑清醒的并不止比亚迪一家,这几年持续在固态电池上投入的车企不少,把装车计划定在2026年—2030年之间也似乎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。

比如,早在去年,太蓝新能源就联合长安汽车发布了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,并计划于2026年开始进行装车测试,无隔膜全固态电池则预计于2027年实现批量生产,在特殊领域开展示范性应用。

奇瑞也表示正在研发鲲鹏固态电池,计划在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的定向运营、2027年批量上市。

广汽集团官宣已成功打通全固态电池的全流程制造工艺,预计该产品将于2026年正式装车,并搭载于昊铂车型上。

固态电池

此外,上汽、蔚来、赛力斯、长安、东风、江淮等车企也均在固态电池领域有所布局。 外资企业如日产、三星SDI等全球领先的制造商,奔驰、大众和通用汽车等跨国巨头也已进入全固态电池的试制阶段。

据《固态锂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》显示,整个产业正朝着2027年左右上车、2030年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目标规划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,2026—2028年有望成为国产新能源汽车全固态电池搭载集中上市窗口。

可以说,看似平静的车圈,背后关于固态电池的竞争,早已是波涛汹涌了。而这也意味着,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之战,真正开始了。

在这场纷争中,是不是谁有了固态电池技术,谁就能赢呢?这个问题,或许我们可以更为辩证的去看待。

固态电池是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,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。但是,对于行业来说,技术水平的高低,是否具有先发优势,可不可以普惠于民,才是能否取胜的关键所在。

一般来说,新技术率先给豪车用是常态,就像高阶智驾,到现在也不能说它是完全普惠的。

再加上固态电池的成本原本就比普通电池高很多,宁德时代就说过,硫化物电解质成本是液态电池的十倍。

超高的成本意味着,普通老百姓可能压根买不起这些搭载了固态电池的车型。所以,有这项技术顶多是拿到了入局的资格,而要想获得更大范围用户的支持,最终看的还是谁的技术更牛,谁能率先突破成本线。

目前我们可以想象到的是,如果比亚迪真的可以实现“固液同价”,其在这一轮电池竞争中的优势基本上就没什么悬念了。

固态电池

不管怎么说,当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涉足固态电池技术,不管最终谁是其中的赢家,这个趋势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必然是有助推意义的。

而如果要说有什么“坏处”,那可能就是燃油车的生存空间可能会因此被进一步压缩——当纯电续航都能达到上千公里的时候,燃油车的补能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了。

不过,大家也不必过于纠结如今要不要买车,要买油车还是新能源的问题。短期内固态电池的材料与成本还是会比较高,要想在短期内替代当下的液态电池或是燃油车,可能性并不大。

就像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所说的,电池不是一天就可以被颠覆的,企业做固态电池需要先解决电解质问题,然后解决负极问题,再解决正极问题。

虽然目前普遍认为2030年会实现固态电池的大规模产业化,但是这么一系列问题解决下来,最终“上车”的效果如何,能不能让大家满意,这都是个未知数。

总的来说,固态电池技术是一场电池领域的技术革命,早来晚来都是要来的。对于车企来说,这是一次“刷新”名次一跃而上的好机会,而作为消费者,我们只需要静静等待,等到技术完全成熟的时候,选择靠谱的车企“上车”,那就足够了。

 

电科技()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。

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、百家号百+计划获得者,百度数码年度作者、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、搜狗科技文化作者、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,曾荣获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、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、 年度光芒体验大奖、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、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。

投稿、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。

声明: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,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;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电科技立场,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//59087780b049bbb54ef4ba547ea519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