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创维数字公布的2024年三季报显示,业绩继续较大幅度下滑,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颓势。作为创维集团旗下成员,这一表现也映射出了创维集团当前所面临的困境。
创维集团作为港股上市公司,业务涵盖智能家电、智能系统技术、新能源以及现代服务等多个领域。其中,创维数字作为智能系统技术业务的主体,在深交所独立上市。
根据创维集团2024年中报,上述四大业务中,除了智能家电业绩略有增长以外,其余三大业务业绩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。
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,当前,外部需求疲软对整个家电行业构成压力,各企业都在积极寻求自身的突围策略,创维集团亦置身其中。尽管并未公布三季报,但以当前的市场趋势,以及创维集团自身的运营来看,短期内并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,因而我们深入分析其公布的中期报告,就足以探寻其正面临的困境。
此外,除了采取多元化策略来应对困境,创维集团同时还采取了不少出人意料且充满争议的“策略”,但截至目前仍然没能奏效。
1
精打细算的日子
数据显示,创维集团2024年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301.53亿元,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.6%。其中,来自中国大陆市场的营业收入为227.06亿元,较去年同期下降了9.7%;而受益于2024年相继举行的全球性体育赛事,其来自海外市场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.3%至75.20亿元。
在四大业务表现上,创维集团的智能家电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6.00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0.1%;智能系统技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43.35亿元,较去年同期减少了约15.3%;新能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0.15亿元,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四分之一,幅度达到25.7%;现代服务业及其他业务主要包括家电维修、物流、物业等,实现的营业收入为12.76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6.9%,现代服务业的海外业务同比略下降3.5%。
数据上看,其核心根基业务智能家电方面相对回暖,但是考虑到夏季家电旺季因素,以及“以旧换新”等政策红利的拉升,这一回暖的持续性,尚待进一步观察。
除了上述四大业务之外,创维集团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还涉足了平板电脑、LED照明等赛道,然而成果乏善可陈,具体数据并未详细公布。
在整体利润方面,2024年上半年,创维集团实现税后利润7.14亿元,同比增长15.9%;归母净利润3.84亿元,同比增长27.2%。不过,从过去三个完整年度来看,即2021年至2023年,其归母净利润下滑明显,分别为16.34亿元、8.27亿元、10.69亿元。其中,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达49.39%,近乎腰斩。
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,针对今年上半年营收下降、利润却反增的原因,创维集团宣称,其正通过“降低营运成本和提升资源效率来提高整体营运效益”。同时表示,将“持续推进对经营的精细化管理,采取多种综合手段提升产品毛利率,减低企业经营成本”。
数据显示,在2024年上半年,创维集团确实在尽力控制相关的成本投入。其中,销售费用为17.85亿元,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100万元,幅度为1.7%;行政费用8.38亿元,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900万元,幅度为2.2%;融资成本2.53亿元,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300万元,幅度为8.3%。
这三项费用合计比去年同期节省了7300万元,再加上研发费用的投入同比也减少2900万元,数项叠加总共节省了1.02亿元,对于半年报利润而言,还是相当可观的。
2
难掩的财务隐忧
进一步分析创维集团2024年半年报,正经社分析师发现,尽管业绩略有增长,但其仍然面临着众多的财务隐忧。
数据显示,创维集团于2024年上半年,应收贸易款项达100.86亿元,应收票据达14.28亿元,合计115.14亿元;应付贸易款项为117.89亿元,应付票据为39.19亿元,合计157.08亿元;存货达到120.73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7.6%。
此外,2024年上半年,其应收贸易款项周转期为69天,较去年同期延长了10天,变动率为16.9%;存货周转期为77天,较去年同期延长了16天,变动率达到26.2%。
仅从表面数据观察,上半年应付款项高于应收款项41.94亿元,这意味着创维集团一定程度上正利用供应商的资金进行运营,这相应地增加了偿债压力和财务风险。
值得注意的是,应收、应付、存货等数据高企,除了必然引发的企业内部财务压力,同时也如一颗“恶魔的果实”,时刻散发着“诱人”的气息:它们常常成为违规公司用来操纵营收或者盈利等的重要工具。比如,虚假销售(将未来的销售收入提前计入当期或虚构的销售交易等)以操纵营收;调整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操纵盈利;故意延迟支付应付款项操纵现金流表现等。
比如正经社“家电突围赛”之三《内耗严重业绩一再恶化,深康佳“妖风”能刮到几时?》中提及的,深康佳A被处罚的原因中,“购销交易缺乏商业实质”实际就是虚假销售以操纵营收和利润;“不审慎的资产减值测试”实际就是操纵计提实现利润虚增;“延迟披露被查封存货”则由于存在的存货减值或无法变现的风险,本质上依然是对营收和盈利的操纵。
回到创维集团本身,其当前未有类似的财务操纵处罚发生。然而,综合考虑应收款项、应付款项、存货以及相关周转期的变化,其在运营效率方面显然正面临一定的挑战。存货的增加和周转期的延长增加了公司的资金压力和运营成本,而应收款项周转期的延长则对现金流造成不利影响。
事实上,2024年上半年,创维集团的现金状况(包括已抵押及受限银行存款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)为122.52亿元,同比减少了8.6%。此外,其期末银行结余及现金为86.78亿元,较期初减少了4.8%;期末已抵押及受限银行存款35.74亿元,较期初增加了3.3%。这一减一增之间,表明创维集团整体的现金流动性有所下降,当然这可能受到了市场环境、经营策略或资金运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。
值得关注的是,其半年报负债率为67.5%,可谓压着财务红线在运营。负债与股权比率更是高达84.2%,这意味着在极端情境下,如果资产全部用来还债,那么股东们只能拿回15.8%的资产(因为100%-84.2%=15.8%)。当然,这仅表明潜在风险,而非实际情况。但与2023年底的67.3%相比,2024年上半年其负债相对于股东权益显著增加,财务杠杆进一步加大。
多方因素综合来看,创维集团的债务和财务的“弦”崩得略紧。
3
雷人的剑走偏锋
事实上,创维集团面临的挑战或困境并不止于当前,而在不同的挑战或困境之下,创维集团及其创始人黄宏生,时常采取一些出人意料的策略,颇有“剑走偏锋”之感。
黄宏生曾因挪用上市公司资金而短暂获刑,但此事件并未打垮黄宏生的斗志。不久之后,他不仅重新执掌创维集团,还在商用汽车领域实现二次创业,这可是一个极大跨度的领域。
早在2010年,黄宏生就已经成立了自己的汽车制造公司。后来通过重组“南京金龙”,全面涉足整车和核心零部件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等——依托“金龙”这个底子,在车圈取得了一定成绩。
不过黄宏生的雄心并未就此止步,他将目光瞄向了乘用车市场,并于2019年正式入局。不过至今为止,其业绩可谓“赧然”。
事实上,黄宏生在2017年就已拿到了乘用车准入资质,经过近两年的准备,在2019年正式投资成立了天美汽车。他对乘用车业务充满了厚望,当年公布将在5年内完成50万辆产销量的目标。不过实际成绩离此目标甚巨,比如,有媒体查询交强险数据发现,2020年其总上险数仅有400多辆。
于是,黄宏生打起了“创维”这个品牌的主意,于2021年以2800万元代价从创维集团获得了品牌使用授权,天美汽车也随之更名为创维汽车。彼时还设下了2022年上市的目标,但至今仍未实现。
至于销量,根据创维汽车官方数据,2022年其总销量仅2.19万辆,远低于当年自设的3万辆目标。而根据中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,2023年创维汽车全年销量共约1.86万辆;2024年1-9月则仅约9681辆。
按照创维汽车曾经的目标,2024年全年要实现5万辆的产销目标,后下调至4万辆。就目前情况来看,即便是这一调整后的目标也面临着极大的实现难度。事实上,更早前创维汽车为自己设定的销量目标更加雄心万丈:2023年是10万辆,2025年要挑战的是25万辆,到2030年要挑战的更是100万辆。
显然,当前的实际情况与目标之间,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。
从家电横跨汽车,再到借名创维,一定程度上都算别辟蹊径。不过都不如黄宏生对于自家汽车的“语出惊人”,他曾公开说,“创业者的寿命平均会缩短10岁,但用了创维汽车后,将会延长30岁。” “开创维汽车,寿命延长30年,让每位车主享百岁人生。” “自从开了电动车,我的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毛病都好了。”
黄宏生这么说,或许也是打着“黑红也是红”的营销主意,然而事实证明,其目的并未达成,
如今,且不说实际销量,知道创维汽车的又有几人?
再回到创维集团本身,其曾推出过单机售价为199,999元、套装定价为359,999元的奢侈系列电视。这在整个家电行业恐拍都是前无古人,后恐也难有来者的。这一奢侈系列刚一推出,就引发了诸多质疑。其在市场表现上,也未能掀起波澜。
此外,创维集团还签下了运动员吴艳妮的代言。然而,吴艳妮本身就是个极具争议的人物,比如,其赛前略显浮夸的动作,更被指抄袭自欧美运动员,全妆出赛也被指偏离运动本质,最近的“无裤风”更是将吴艳妮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从黄宏生到创维集团,似乎都在冀望“黑红也是红”所能带来的流量效应。然而,这本身就是双刃剑,虽可能带来关注度,但也可能反噬自身。
电科技()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。
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、百家号百+计划获得者,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、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、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、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,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、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、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、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、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。
投稿、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
声明: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,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;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电科技立场,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